当前位置: 首页 > 综合 >

树立正确观念增强就业竞争力

2023-03-30 15:26:32 来源:中国教育报


(相关资料图)

近日,“211文科男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500”的新闻登上热搜,引发社会对文科就业的关注。据澎湃新闻报道,对于文科就业面窄、文科薪资低等说法,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认为是一种误解。他表示,大学生不要太在意刚入职的收入,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和能力才是最重要的。

在当前环境下,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诸多困难。一是本科和研究生招生、毕业人数屡创新高,劳动力市场人才供给充分;二是经济下滑、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导致就业市场紧缩,需求不足;三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市场衔接不够紧密,导致大学生所学与市场所需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;四是大学生就业时存在信息不对称等现象,给找工作带来不便。这些因素使得大学生就业存在挑战,在起薪和就业环境等方面难以与自身的期望相一致。

好在这种现象具有短暂性。有数据表明,大学毕业生薪酬随着工作年限的延长和经验的积累逐渐提升,这符合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。同时,在发达国家,人文社科专业毕业生起薪要比理工类专业低。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,“后来居上”的特征明显,这表明起薪并不能决定一个人长期的收入。因此,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,并从就业期望、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综合应对就业竞争。

一是降低就业期望。大学生要明白,初入职场的自己缺乏行业和企业实际工作经验,还应放低姿态、降低就业期望。二是树立多元职业观。职业虽有分工,但无高低贵贱之别,当前新型职业与岗位日益涌现,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多样性选择。三是形成职业发展观。大学生应理解职场的发展性,重视专业特长、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等的积累,也应相信只要努力,就会有发展空间和前景,要把职业发展作为就业时追求的目标,不断努力和精进。

青年生逢盛世,肩负重任。面对就业市场的困难和挑战,大学生应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,根据自己的兴趣、特长和能力,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,不盲目跟风,更不要只凭起薪等选择工作。同时,大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,增强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,把为党和人民作贡献与实现自身价值有机统一起来。当然,“大学生就业难”作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议题,仍然离不开政府部门、企业、高校的协同施策。

(作者系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生)

作者:肖纲领

标签:
最近更新
15037178970
婚姻法
关于诉讼离婚判离婚可以上诉吗?诉讼离婚上诉依据哪条法律?
一般情况下起诉离婚多长时间出判决?起诉离婚判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?
女方怀孕时签订离婚协议书有效吗 民法典如何规定关于女方怀孕期间离婚
如果女方怀孕期间可以离婚吗?女方怀孕期间离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?
如何签订离婚协议书?离婚协议书包括哪些内容?
签订的离婚协议书哪些情况下可以无效?离婚协议书无效的法律依据是什么?
离婚协议书是什么?离婚协议书以什么形式签订?
关于起诉离婚的有关处理情况分别有哪些?起诉离婚的有关情况怎样处理?
离婚冷静期是强制规定吗?离婚冷静期有什么法律依据?
诉讼离婚对哪些人进行特殊保护?诉讼离婚的必经程序是什么?
知识纠纷
1 侵犯商标权是不正当竞争吗?侵犯商标权需要承担什么责任?
2 商标价值是什么?商标权的价值特征包括哪些内容?
3 中国驰名商标查询有哪些方式?驰名商标是什么意思?
4 发明专利申请的程序有哪些?有哪些申请费?
5 专利委托转让及其注意事项有哪些?专利审查指南有哪些规定?
6 专利转让的费用和税率是多少?
7 9sdy商标转让手续如何办理?有哪些风险提示?
8 企业商标注册的途径有哪些?申请商标注册前要做哪些准备?
公司法
公司上市的条件有哪些?公司上市有哪些流程?
公司股东信息的查询有哪些方式?股东的权利知情质询权是什么?
为什么要进行公司清算?
企业改制都有哪些方式?
外资上市的条件 是什么?境外上市外资股特点有哪些?
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改制流程是怎样的?
机关、事业单位工会会员会费缴纳标准有多少?
公司名称核准有哪些规定?新公司法简化注册登记流程的意义在哪?
分公司和子公司有什么定义?
公司改名的流程有哪些?公司改名的注意事项
合同法
履行主体都包括哪些?履行有哪些方式?

2023-02-22

合同订立应遵循什么原则?

2023-02-20

提单是什么?提单有哪些作用?

2022-12-05

合同签订时信赖利益的保护原则有哪些不同阶段?

2022-11-16

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多少?什么是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?

2022-11-14

合同诈骗罪应该怎么才能认定?

2022-11-14

劳动纠纷
履行主体都包括哪些?履行有哪些方式?
合同订立应遵循什么原则?
提单是什么?提单有哪些作用?
合同签订时信赖利益的保护原则有哪些不同阶段?
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多少?什么是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?
合同诈骗罪应该怎么才能认定?

法律解答网版权所有 2005-2022